来源:果博东方 发布时间:2023-04-25浏览次数:次
冯爱新团队
一、团队介绍
自团队组建初期至今,围绕瑞安市装备制造产业创新驱动和转型升级的需求,开展相关装备技术研发,解决企业核心技术难题,提高企业研发能力,发挥高新技术优势。
团队在2018年与(瑞安)浙江久恒光电科技有限公司联合申报温州市科技重大项目—熔化沉积(LMD)3D成型关键技术及装备研发,亟待研发适用于民用制造工业领域的模具、五金工具等行业的3D仿型沉积件、型芯、嵌件等中小型零部件的经济型高效激光3D工艺与装备。同年,为了推动瑞安汽车零部件行业的创新驱动与转型升级,团队承接了温州市科技重大项目—基于高精密标识的半导体激光器及其装备研发与应用,研发具有溯源防伪功能的高质量精密标识激光器及精密标识装备,使其应用到汽车零部件行业的生产环节中,实现汽摩配行业的自动化和智能化,实现产品在生产、仓储、物流、销售各个节点上的溯源与防伪,达到“机器换人”的目的。
除此之外,现如今团队结合温州瑞安的产业,与多家企业达成全面合作协议。与浙江雅虎汽车部件股份有限公司、浙江金龙自控设备有限公司、浙江力诺流体控制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等多家企业通过输送人才方式,提升企业的创新并解决核心技术难题。
二、主要成员
1、冯爱新
博士、教授、博士生指导老师,温州大学特聘教授,机电工程学院副院长,激光制造与特种加工技术研究所所长,温州市激光制造技术与装备重点实验室主任,中国机械工业精光精细加工与检测技术重点实验室主任,浙江省激光加工机器人重点实验室执行主任,中国光学学会激光加工专业委员会常委,中国机械工程学会特种加工分会理事,中国仪器仪表学会机械量测试仪器分会理事,美国激光学会会员,全国残余应力学术委员会副秘书长,全国喷丸技术学术委员会副秘书长。浙江省151一层次人选、浙江省钱江学者特聘教授、江苏省六大人才高峰(A)、江苏省青蓝工程优秀青年骨干教师、镇江市知识产权先进个人。
研究方向:激光加工与检测、界面结合强度激光检测技术、激光冲击波先进制造技术、X射线衍射应力织构残奥检测技术、模具设计与制造、智能装备制造、机械制造。
2、周斯加
长期从事车辆工程专业,重点研究智能网联控制和新能源汽车等领域,在产品数字化智能化设计、机电一体化自动设备、超深钻井核心技术、车载网络控制、人工智能安全监管等领域积累了丰富的工程经验。曾于2009年赴意大利 Bertone、Elasis 等世界顶级汽车设计公司工作学习。回国后先后为多家公司提供咨询顾问工作。目前开发的产品已在行业取得了一定声望。作项目研发负责人牵头成功开发车路协调汽车安全驾驶系统、网联化伺服制动系统、汽车喷油嘴精益自动生产线及其检测线、氧传感器自动检测生产线、微量氮氧化物检测系统、电动车制动真空助力系统、人工智能安全监管平台、超深井扭冲等设备,为多家工业龙头企业和汽车零部件企业提供过产品或生产线解决方案,取得了良好的社会和经济效益。
3、张健
博士,副教授,硕士生导师。曾获浙江省151人才第三层次;曾担任汽车制造企业、激光制造与装备企业的技术员、工程师;兼任浙江长城换向器有限公司技术总顾问、浙江优派特智能冲压有限公司技术总监等。
研究方向:
(1)激光先进制造技术与装备(焊接、熔覆、切割、清洗、微刻蚀等);
(2)材料表面强化(淬火、熔凝、微纳结构制备等)与增材制造(3D打印);
(3)材料成型及数值模拟(疲劳、结构、热电磁及流场分析等)。
4、张淼
教授,工学博士,硕士研究生导师。主持和参加多项科研项目包括国家自然基金、国家中小企业创新基金、省重点研发计划、省自然基金以及省、市科技计划等项目,在国内外著名学术刊物及重要学术会议上发表论文30多篇,其中10篇论文被SCI、EI收录,获实用新型专利23项,发明专利5项。主编和参编教材和著作4部,参获省部级科技进步一等、三等奖各1项,市科技进步一等、二等各1项,三等奖2项。
研究方向:仪器仪表、自动化控制与测试技术、传感器、单片机、物联网云平台、微纳设计与制造。
5、黄克
2013年7月毕业于同济大学机械电子工程,获得博士学位,一直从事机械状态检测方面研究工作,2015年获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同时也开展相关横向课题,近期主要集中在垃圾分类装备方面。
研究方向:声发射检测研究、机械故障诊断研究、机电一体化方面(超细微粉尘检测、垃圾分类装置研制等)
6、罗胜
博士,副教授,参与了大量课题,发表了20余篇SCI论文,申报了20余项发明专利。
研究方向:网络摄像系统、图形/图像软件、交通信息采集设备和系统、计算机辅助工程管理/产品开发软件、工业机器人、数控加工技术、低压电器汽车电器、嵌入式软件、实时智能控制系统、新型传感器、精密科学测试分析仪器
7、张银行
2020年8月于韩国仁荷大学获得理学博士学位,同年9月加入香港中文大学(深圳)做博士后/助理研究员。2022年6月加入温州大学化材学院,依托浙江省碳材料技术研究重点实验室,主要开展高导热热界面材料、碳基电热薄膜及硅负极高性能粘结剂的制备及开发。以第一作者或通讯者等在权威期刊发表SCI学术论文30余篇,其中影响因子大于10的有9篇,高被引论文1篇,h指数21,参与韩国发明专利2项。
研究方向:纳米材料、功能复合材料
8、李偲偲
博士,主要从事难加工航空材料的磨削加工相关研究,提出了超声/等离子体复合辅助磨削的新方法,取得了SCI论文发表7篇,国际会议发表8次,专利申请7项等科研成果。
研究方向:多场复合精密加工
9、冯铭
讲师,2020年3月毕业于秋田県立大学(日本),工学博士。主要从事硅、碳化硅等半导体材料、蓝宝石、氧化锆陶瓷、钛合金人工假体、航空叶片等高效超精密抛光技术与装备开发,光学透镜与反射镜超精密加工技术与装备开发。
研究方向:先进光学材料纳米级精度光整加工、基于磁性流体的高精度光学元件面型修整加工、硬脆等难加工金属与非金属材料多场辅助研磨/抛光、高精度轴承滚珠和滚子超精密研磨抛光、高效海水淡化技术、机械结构设计与有限元分析
10、刘德
温州大学机电工程学院讲师。2020年毕业于西北工业大学,获博士学位。主要从事于复杂型面机器人精密加工技术、加工表面在线监测与质量控制、激光加工理论和工艺及装备设计等方向的研究。发表SCI/EI论文十余篇。获得专利7项,其中,发明专利5项。
研究方向:复杂型面机器人精密加工技术、加工表面在线监测与质量控制、激光加工理论和工艺及装备设计
三、合作企业
浙江久恒光电科技有限公司
浙江金龙自控设备有限公司
浙江雅虎汽车部件股份有限公司
浙江力诺流体控制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浙江振兴石化机械有限公司
四、在瑞愿景
团队将与果博东方 以科创实践、产教融合、融入瑞安等三个方面开展深度合作。以瑞安产业创新需求为导向,以产教融合研究生联合培养为抓手,加快产业的经济发展,开展科学研究、技术攻关、成果转化等项目。
团队将结合瑞安企业联合共建研究生工作站、博士后科研工作站,签订产教深度融合全面合作框架协议,选派研究生入驻企业,了解企业的关键问题,解决当前企业核心技术难题,提高企业研发能力,培养学生的科创精神,形成相关的专利以及SCI/EI高水平文章等一系列成果,加快瑞安企业的转型升级。
团队将与瑞安企业联合申请重大科技项目以及申报浙江省千人计划,以高端人才资源集聚创新,提高瑞安经济高质量发展。积极鼓励入驻企业的研究生在瑞安企业内谋求发展,提高对瑞安企业的认同感,服务于瑞安当地的经济发展。